闹哄哄的集市,乔先林和乔先礼一人牵着一头牛,乔苓跟在后面。
走了一段,两头牛突然停住脚步,双双回头深深地回望妇人,长长的哞了两声。
那妇人红着眼眶一手捂住了嘴,一手使劲挥动做出你们走吧的手势。
见两头牛还是不走,只好转身朝相反的方向快步离去,强忍着不舍,一眼都没有再看它们。
两头牛见妇人的衣角消失在拐角,等了一会还是没看见她。
缓缓的转头,垂首一步一步跟着新主人走了。
乔苓看着这一幕心底有些触动,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情。
牛买好了,顺便在旁边的木匠作坊买了两副现成的车架。
样式跟板车差不多,没有顶篷,还有点时尚元素,敞篷车。
和人力板车有些区别,扶手做了改动。两根厚实坚硬的辕木穿过厚实的车身板底部,有弧度的长扶手铆在牛索头上。
牛索头,牛拉东西时使用一种专用农具,用木头制作。
使用时,将弯的部分套在牛的肩胛骨上,下面用绳子固定,然后将上面的长绳子挂到犁或磨、车等上面,就可以用牛拉车、拉犁、拉磨了。
“苓苓,你坐车上去看看咱家牛车怎么样。”
乔先林牵着牛笼套喜滋滋的催促乔苓坐上车板。
这次买牛车的钱都是他自己出的,这比搬新房还要来得激动。
那新房子是闺女出钱买的,无论他们夫妻两怎么说,闺女就是不肯收他们一文钱,这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这次不一样了,牛是自己挑的,钱是自己掏的,这种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乔苓看着爹爹那副昂首挺胸骄傲的模样,从善如流的上了牛车。
坐在木质车板上,心里默默地想:
…这车吧…嗐…
乘坐体验算得上极差了,因为坐的是木板嘛,梆硬…
乔先林刚买到手的牛,还没培养出默契,所以也没急着学赶车。
牵着牛绳拉着牛车慢慢往家里走,腰杆挺得笔直,笑容满面走路都仿佛带着风。
全木车轮在青石板路上滚过,车身偶有颠簸,乔苓抱腿坐在车斗里觉得还行。
就是不知道等上了山路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光是想想就不太美好的样子。
牛车一进院子,乔松和乔芸连忙放下手里的竹蜻蜓兴高采烈地迎上来。
“爹,我也想上去坐坐。”
“爹,我也要我也要。”
两个小豆丁扒着车沿好奇地看着新车架,想伸手摸摸水牛,又不敢。
家里人常说,不是自家养大的牛不能随便乱摸,不然被牛踢了可不得了。
乔苓从车上跳下来,把乔芸抱上车斗,又把乔松也抱了上去。
两个小豆丁东摸摸西瞧瞧,兴奋得满脸通红。
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牛车,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坐过。
坐村里的牛车去镇上赶集是要给一文钱的,大人两文。
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坐过,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孩子从镇上赶集回来,绘声绘色的描述镇上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爹,我们去外面溜达一圈呗。”乔松满脸期待地看着爹爹,“我会看住妹妹,不会让她乱动的。”
乔芸点头如捣蒜,抱着乔松的手臂乖乖的坐着,整张小脸写着我超乖的。
乔先林看着两个小豆丁可爱的模样,心里欢喜得很,牵了牛绳又往外走。
院门外面回荡着两个小豆丁欢呼雀跃的声音。
顾氏忙着归置买回来的东西,回老家总得带些东西回去孝敬二老。
娘家也要去一趟送节礼。
之前答应要还愿的土地庙,香油点心香烛都得备好。
下河村老夫妇那也要去看看,当时收了人家的梅菜馅饼和煮鸡蛋。
还有借住过的那家土房子,也要上门拜访。
东西都买回来了,先归置好,过两天就要动身了。
顾氏干活麻利得很,根本用不上乔苓插手。
乔苓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把晾在屋檐下的一大包玉米皮拿了下来。
那车板也没个垫子,这天气垫被褥又嫌热,不如放几个蒲团垫着坐刚刚好。
蒲团透气,坐久了也不闷热。
乔苓拿了个盆打了一些水,取出玉米皮浸湿。
晒干的玉米皮太硬,编织起来费劲,浸软了再编织会容易很多。
乔苓搬了一张小马扎坐着,把准备好玉米皮分成几束,打马莲结,拽紧。
用类似编麻花辫的方法边拧边续,编的时候用经只用一半,留一半用以再编的时候链接相邻的结。
编至满意的大小时,同样的方法往回收。
最后收尾,把辫子掖进夹层,完成。
一个蒲团只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做好了。
抓了一把玉米皮又开始编第二个。
回村出发时间定在八月初八,路上会有些耽搁,预计单程六天左右。
趁着这两天把铺子里的事安排妥当,顺便推出了中秋新式月饼。
中秋节还没到,月饼生意已经开始火爆了。
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瓜果点心,怎么能少得了中秋节的灵魂,月饼。
中秋祭月,感恩天地赐予,承载着秋收祈福的含义。赠送亲友,寓意团团圆圆。
甜品铺子的月饼一出,镇上的点心铺子掌柜个个捶胸顿足。
两个掌柜在街上相遇,互相扫了对方手里提着的纸包。
从那花里胡哨的包装上就能看出来一定是出自甜品铺子。
褐袍掌柜把拎在
手机阅读:http://m.77kshu.top/228504/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top/book/22850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0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饿货小圆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