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泰皇第二十五章:神与人的智慧(4/4)

文/通话中的亮哥
上古泰皇 | 本章字数:1862   | 上古泰皇txt下载 | 上古泰皇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黑夜进化诡眼掌柜阴缘了了在海贼修仙的日子神鬼探动物世界冒险记口袋妖怪之瞎写
章,总喜欢选取先贤名人提出的一两个问题,然后进行解读,再附上自己深刻的理解。有些自负才高八斗的人还会影射些治国的方针在里面。

王诩没想到面前的少年居然是在讲述木匠的技艺。比如,如何制作榫卯?木楔应当怎样接连?甚至还提到,经他反复试验,得出燕尾榫最是牢固。诸如此类的木匠术语。

王诩一脸懵逼,听得莫名其妙。他们开办的是学堂不是技术学校。心中虽是佩服这年轻人在木匠方面的造诣,但谈论的话题似乎跑偏了。他想打断少年拉回正题,却不想对方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没了。直到少年身旁的大汉腹中发出一阵打雷般的声响,这才停了下来。

“滑厘!不就两天没吃饭嘛。至于在大人面前这般失礼?”

王诩尴尬的笑笑。

“呵呵...怠慢了。”

随即让掌柜张罗了一桌饭食。准备请这两人吃顿饱饭后,打发他们离开。

“诩尚有要事,先行一步。二位慢用。”

“且慢!大人莫非是觉得工匠之道粗鄙不堪?”

“岂敢。”

少年似乎看清了王诩的心思。

“崇尚工匠之道,既可强国富民,又可教化百姓。熟不知尚礼乃愚民尔。唯工匠之道可开民智。”

或许是骗吃骗喝惯了,少年很懂得把握时机。

“好大的口气。今日你若能自圆其说,诩不仅赠送钱粮,亦亲自为仁兄举荐。”

王诩才不相信学了木工,人就会变聪明。他在幻境中早已被那套神的智慧理论深深折服。而少年的理论恰恰与之相反。他认为工匠的发明创造十分严谨,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崇尚工匠之道。久而久之,这个国家不仅在科技方面会突飞猛进,就连人们的逻辑思维也会受其影响发生好的变化。形成全民崇尚学术研究的思潮。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这么做会影响到人们的交流与写作方式,做事的态度以及道德品行。

姑且听听这新奇而有创意的想法。少年为了取信于他,拿出齐国来举例说明。

崇尚经商与利益的国家,政府在决策上只懂得权衡眼前的利弊得失。长此以往民风也会受其影响,发生不良的变化。比如百姓会贪财惜命。倘若爆发战争将无人为国出力。齐国表象上强大,事实上只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听到此处,王诩一惊。少年似乎早已预见到齐国的没落,这与历史完全吻合。他随即又提出了更有深度的见解。

周礼教化百姓要诚信待人。然而大周的统治阶级却未曾以身作则。想要人人都信守承诺,世间只有君子,没有小人。本质是在于通过工匠之道开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明辨是非,最终人人都能看清谎言,便不会被人蒙骗。如此一来,小人难做,世间的君子自然会多起来的。

或许这少年人的话别人恐怕无法理解,而王诩却深谙其中的道理。纵观历史,这样的真知灼见,就连王诩这个现代的人也未曾仔细思考过。他不禁心中暗赞。

礼教约束了人性,被压抑的人们只能通过想象来逃避现实。因为他们无法承受世人鄙夷的眼光,最终选择随波逐流,放弃挣扎与抵抗。

在交流与写作方面,人们喜欢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来体现自身的学识,崇尚朦胧的美。因此,交流时彼此间喜欢揣测对方的心意。写作时则追求别人看不懂的意境。

在做事方面,正是受到了长期交流与写作习惯的影响。往往重人,而不重事,这样悼此朴行┍灸┑怪谩

道德品行方面,是靠着礼教的行为标尺来衡量。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自己或是对他人有什么好处?似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知,而是一味的盲从。也正是礼教的影响导致流言在百姓中可以疯狂快速的传播。民众无法在第一时间以单一的行为准侧去判断是非,而是臆想后将流言扩散。如此有所图谋的人便能借机愚弄百姓,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追求工匠技艺产生的教化作用,则与礼教截然不同。工匠为了发明创造在交流与写作方面会十分的直白易懂。做事更是脚踏实地的务实派,以智慧的成果来体现个人的成就。道德品行方面则更为质朴聪慧。在对抗流言时,他们会以工匠的严谨逻辑来衡量对错。更多考虑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流言出现?散播流言的人想达到什么样目的?谁是最终的受益者?或许看清其中的门道后,也只是冷冷的一笑,然后撂下句话。

“关我屁事?”

少年足足讲了一个时辰。满桌的饭菜早已被身旁的壮汉一扫而空。此刻王诩的内心波澜起伏。他傻傻的望着眼前的少年,惊叹墨家真是人才济济。

“仁兄高才!受教了。”

王诩恭敬的行礼后,从怀中掏出一袋铜钱置于案上。

“明日巳时诩在此处等候仁兄。我们一同前往学馆。”

说罢,他告辞离开。

“嘿嘿。矩子真厉害!”

“喂!你怎么...都吃完了?也不给我留点?”

王诩行出几步便听到那壮汉称呼年轻人为矩子。之前相互自报了家门,只是知道少年名翟,来自宋国,其他的并未多想。

此刻瞬间不淡定了。他转身跑了回去。对方以为他要拿回相赠的钱财,忙将案上的钱袋收入袖中。

“你...你是墨翟?墨子?”

“啊?我们...见过?”


状态提示: 第二十五章:神与人的智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十五章:神与人的智慧(4/4) 返回《上古泰皇》目录下一章:第二十六章:杠杆原理1(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