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这个事情,这个风气,刘彻是忍了很久了。
直到现在才算表露真正的态度。
老实说,其实刘彻也属于给自己的祖父擦屁股。
其实,在三十多年前,汉家的受贿风气,远没有现在这样浓烈。
当时从地方官到朝臣,大都是不敢乱受贿的。
但,刘彻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在亲信张武一案上开了一个特别不好的头——张武受贿被抓了现行,结果,太宗皇帝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连任何处罚也没有,甚至还赐金五百金。
说是要‘以愧其心’。
张武有没有愧疚,刘彻不知道。
但,从那以后,汉家从宫廷到朝堂到地方,收受贿赂就蔚然成风了。
连皇帝身边的宦官,拿起皇子贿赂,都面不改色,甚至认为是正常。
至于那些侍从官和尚书郎们,拿钱通风报信,是常有的事情。
八卦党们因此活跃无比。
宫廷之中甚至没有了**。
而邓通受宠,假公肥私,邓通所铸的钱,甚至于吴王刘濞的铸钱平分了天下铸钱市场。
这更加助长了这种风气。
毕竟,官场就是一个染坊。
假如大家都在受贿,你不受贿。
那你岂非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以至于连丞相北平候张苍,也受贿,也玩裙带关系。
于是,就连刚正不阿,暴脾气的故丞相故安候申屠嘉为相之时,也只能保证自己不受贿。
但他的属下和亲信受贿,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徒呼奈何。
乃至于刘彻当初还要给他老爹身边的宦官章德送礼和拉拢……
至于现在,刘彻的朝堂上,刘彻能确定没有受贿的官员,十个手指都能数的清楚……
而剩下的,哪怕是晁错,其实也是拿过钱的……
吏治败坏至此,刘彻也是不得不挥起重拳了。
受贿之事,刘彻清楚,自己同样是杜绝不了的。
别说是他了。
就是后世那些以清廉闻名的政府,其实内部也有贪官,也有受贿情况,只是比较少而已。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这是人类的天性。
但,朝野和宫廷,受贿居然是半公开进行。
大臣和官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至于妄议国政吗……
老百姓,士林舆论,批评国家政策,评论时政。
这是他们的正常权力。
而身为官员,尤其是拥有上奏权力和直奏权力的千石甚至两千石,封君列侯们。
有问题,不向皇帝报告,不在朝议提出来。
自己悄悄的私底下跟人吐槽?
你想干嘛?
往重里说,你这叫阴谋对抗天子。
哪怕是轻点说,也是心怀怨怼,非臣子所为!
刘彻不把这些人的狗脑子都打出来才怪!
“此六条,为刺史之职也!”刘彻看着群臣们,大大咧咧的乾坤独断了:“朕已经制诏,将于朔望朝颁行天下,诸卿若有疑虑,可现在提出!”
群臣相互凝视了一会。
天子要分州以监天下郡国。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必然的结果了。
所以,大家都明智的放弃了掣肘和非议。
皇帝劳资想做的事情,除非大家能占据道德制高点,不然,根本拦不下来。
现在,天子已然占据道德制高点,更狭三代之威。
臣子们当然没有对抗的心思了。
至于那些条款,其实也颇合大家心意。
作为中央大臣,他们当然早就看不惯地方郡守权大难治,不甩中央,自行其是了。
给他们点厉害瞧瞧,也是众人的心声了。
反正,刺史监察的是地方,管不到他们这些中央巨头的脑袋上。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死道友不死贫道。
“臣错敢问陛下,这刺史,归属何衙?”晁错在思虑了一番后,站出来问道:“其属官与其制度如何?”
瞬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刺史的职权,非常诱人。
假天子之权,周行郡国,省察不法,黜陟能否,断治冤案。
这个刺史,几乎就是中央伸向地方的触手。
甚至可以成为中央敲打地方的重要工具。
换句话说,谁掌握了刺史职权,谁就掌握了在政治斗争中的先手。
譬如两人相争,掌握了刺史的那人,实则已经占据了天大优势。
哪怕干不掉对方,也可以借刺史之力,弄死他的小弟们。
“刺史,既是假朕之权,自然由朕任免……”刘彻看着晁错,又看向丞相周亚夫。让这两者在心里一咯噔。
刘彻微微一笑,当然清楚,假如他将刺史权力全部收归己有,这两人估计要颜面尽失。
因为那意味着皇帝一巴掌抽在丞相和御史大夫脸上——想想看,天子置刺史,周行郡国,省察不法,但却甩开了‘礼绝百僚’的丞相和接受百官奏事,监察天下官员的御史大夫。
这岂非是说明天子已经不再信任和相信丞相与御史大夫的能力。
这在汉室,只会导致一个情况出现——丞相及御史大夫必然自杀谢罪。
尤其是周亚夫和晁错这样性格刚烈,自尊心极强的人。
“不过属官,朕将自丞相东曹令史及诸御史中选拔!”刘彻表达出自己依然信任和重视丞相与御史大夫的态度:“丞相及御史大夫,朕之肱骨,佐朕以治天下,
手机阅读:http://m.77kshu.top/13521/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top/book/135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九百三十六节 刺史之制 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要离刺荆轲谢谢您的支持!!